高考出分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填报志愿,已经有很多准大学生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开始了无限的想象与期待。
大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为将来的事业方向和人生方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虽然说大学仍旧是学习生涯的继续,但是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与高中有许多不同,尤其是在大学,每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得非常充裕,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呢?在成为大学生之前,就让我们听听俞敏洪老师关于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给我们提的一些小建议!
文:俞敏洪
我之所以想讲讲大学期间的青春生活应怎么度过的话题,一是因为大学生毕业人数持续增多,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对大学生来说,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二是因为我个人感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这些从大学生活、职场和创业的摸爬滚打中过来的人,跟大家聊一聊,也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启示。
01
四年青春年华,风声兼济天下
我觉得大学四年的青春年华,如果加上研究生的话,就是七年了,这样的青春年华,实际上为我们成就自己、为家庭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我要从我的大学生活讲起。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校园的早晨》,估计现在的学生没听过。这首歌曲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诗人高枫在辽宁大学晨练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创作的,后来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大学毕业以后,我们都唱崔健的《一无所有》,唱了好几年。
这些歌曲伴随着我那一代人的青春成长,现在听这首歌,发现它描绘了大学生活的一个美好场景:早上起来在老树下读书,太阳照在脸上,在树林中看着小树长大,说不定其间我们还在此经历美好的爱情,直到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我们青春最灿烂的时候,与高中生活明显不同。大部分人的高中生活都非常辛苦,除了高考还是高考,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非常少,更少有浪漫的爱情。
我年进入北大,那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社会充满了活力、理想、激情与变革。我们那个时候,所有大学的读书氛围都是非常浓烈的。对于大学生活,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搞清楚,那就是怎样过才能给自己提供超级营养。4年大学时间,如果你都没有热爱学习和追求智慧,那你的人生不会有很大的飞跃。
现在有好多同学说,上大学还是为了上课、考试,这肯定是不对的。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完成课程的考试,更重要的是让你喜欢上学习,有对知识的追求,尤其是对智慧的追求,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同时还有一群朋友和你一起。跟同学在户外或者宿舍里探讨人生问题,探讨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同学之间的辩论让自己不断长进,这才是大学生活最重要的。
如果你在大学没有爱上学习,没有爱上读书,没有爱上读书背后真正的智慧,那大学4年就白过了。我还要说的是,你可以不喜欢上课,但不能不喜欢读书。以我为例,尽管我在北大期间完成了二三十门课的学习,但是真正喜欢的不超过5门。可我真的喜欢学习,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和学习能让我把知识的网络架构起来,不断扩展自己的眼界,放远自己的眼光,最后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起点也会更高,未来的舞台也会随之变得更大。
另外在大学里,你要学会独立思考和精神自由,否则你可能会变成生活和物质的奴隶。一个人变成生活的奴隶,跟他有多少物质是没有关系的——有钱人会变成生活的奴隶,没钱的人也会变成生活的奴隶;不管有钱与否,这些人都会被生活所累。而要想摆脱物质的影响,自己主宰生活,只有一种方法,就是你要会独立思考,在精神上自由,追求更高的生活状态和境界。需要强调的是,这绝不意味着你可以在现实中不努力。很多例子都说明会独立思考、精神自由的人往往在现实中也能做得很好,甚至更好。大家现在所知道的马云、高晓松、罗振宇、樊登等人,他们都毫无疑问是独立思考的人,生意也做得非常好。
我还想说的一点是,如果大学4年你都没有为青春做过“出格”的事情,那你的一生可能会平庸多于绚烂。没有人想一辈子过平庸的生活,但是很多人不知不觉就陷入平庸之中。
现在,大家的生活已经与我当时有很大的不同了。我相信很多人在宿舍里玩手机、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xialongmei.com/shgdt/1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