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燕赵非好汉
——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五)
韩自兴“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记得上小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首词,先是问了我们一句:“知道长城在哪里吗?”大家略一思索,不约而同地回答:“北方。”老师又问:“那你们有谁说得出它的起点和终点吗?”这下,我们可都被问住了,相视许久,又嘀咕许久,终究没有一人答出。于是,老师便告诉我们: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两千二百八十三公里。就这样,我们脑海中深深烙下了中国古代两大关隘的名字以及它们的所在地——河北、甘肃。甘肃,我曾两度前往,且足迹远及敦煌、阳关、玉门关及其以西之雅丹魔鬼城,而位当河西走廊、长城西端的嘉峪关则为来去必经之地;至于河北,虽念之、过之却未曾一游。时间愈久,它在我心目中变得愈加重要,也愈加神秘而富于魅力。那被一代宗师描绘得出神入化、令人心醉的白洋淀,那被绝世枭雄咏叹、登临过的沧海碣石,那被易水壮士挥洒得淋漓尽致的森森剑气,那被蜀汉猛将播扬得妇孺皆知的忠勇侠义,那诞生于碉堡与狼牙山间的浴血壮歌,那滥觞于沧州健儿的武艺绝技,那被抗日民众演绎得炉火纯青的地道传奇,那由一代先行者所书写的红色故事与千古绝唱,还有那山水旖旎、殿宇相接的皇家胜境,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的历史佳话(在古代,晋北之雁门关一带亦属“燕赵”),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召唤着我。那么,就让自古弥漫和流淌于此地的“慷慨悲歌”之气激荡我一回,也洗礼我一回吧。
年5月10日,我终于和妻子一起踏上燕赵大地,从而开始了一段古今交汇、山水相融的浪漫旅程。一路所游名胜:北戴河、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野三坡、碣石山、白石山、狼牙山、苍岩山、赵州桥、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普乐寺、隆兴寺、荣国府、正定古城、正定四塔、赵云庙、雁门关、代州古城、河北博物院、长城博物馆、承德博物馆、正定博物馆。
燕赵记游
韩自兴
辛丑孟夏(年5月10日至29日),余偕妻往冀、晋,游北戴河、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西柏坡、赵州桥、野三坡、正定古城、荣国府、冉庄地道战遗址、河北博物院、雁门关、代州古城诸胜;跻“碣石”、“狼牙”、“白石”、“苍岩”四山;礼“水岩”“普乐”“福庆”“隆兴”“天宁”“广惠”“开元”“临济”八寺;瞻“源影寺”“凌霄”“多宝”“须弥”“澄灵”“阿育王”六塔、阳和楼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谒赵云、南阳公主二庙。甫履秦皇岛,即见“碣石”之嶙峋,感其雄峻;往北戴河,其山一路逶迤,若迓送然;至而有园,曰“鸽子窝”、曰“老虎石”、曰“怪楼”,复有东海水浴场,尽纳海景;昧爽,观日出瀛上,水天交辉;登“碣石”,行由间道,其险莫状;有洞曰“龙潭”,梯石可陟,慭慭然,迨半而却;抚栏极眺,海影渺渺——曹孟德观海之兴会,于斯契矣。抵山海关,游九门口之“水上长城”及隧道、老龙头、天下第一关——“九门口”者,明季之李自成与吴三桂、多尔衮交兵之“一片石”也;先是,览“杞良石”——近有寺曰“碧云”,宋祖题楣,扃焉;复蹑古城垣,览长城博物馆。至承德,旦雨,逭而之博物馆;雨止,入避暑山庄——暮出,景多有未穷者;礼“普乐”,见经坛,恍遇“祈年”,磬锤峰与对焉;有河曰“武烈”,泽溥称著。过燕山,望峰驰想,意多枨触;屐至冉庄,与妻俱着影服以为“秀”,复入曩时地道以觅童心;跻“白石”,见绝壁怪石、危峰峻岭,复有嘉木挺秀、杜鹃吐艳——谓之“太行之首”,良有以也。临易水,如闻荆卿萧萧悲歌;登“狼牙”,若睹壮士舍身之影;及塔,骤雨,雷电时作;入“野三坡”之百里峡,悬瀑迭见,复得观高空走钢丝表演,心魂为惊;夜走艺术小镇,因历铁凝小说《哦,香雪》之实境;有河曰“拒马”,山鉴之,民赖阜焉;过涞水,邑学有以“祖冲之”名者,稽之,祖氏之里籍在焉;车行太行之谷,山形万变,异景迭出,亟叹之。陟“苍岩”,览“三绝”“十六景—”——“三绝”者,曰“桥楼殿”、曰“白檀树”、曰“古柏朝圣”;度赵州桥,步西柏坡,犹返垂髫而入梦境矣;蹑华(多宝)塔,瞰以寄傲;夜登正定之古城墙,值月蚀,阅月亏而圆、灯火璨然;过滹沱河,顾盼久之。立雁门关,风剧如吼,几欲移人;至阿育王塔,日色尽矣,悄然拜之;车过忻州,依牖凝望古城,有不舍意。
16、赵云庙、荣国府、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未完待续)
韩自兴作品延展阅读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四)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三)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二)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一)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十)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九)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八)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七)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六)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五)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四)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三)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二)
不到燕赵非好汉——从山海关到雁门关(一)
大地故事
哦,龙门洞
影像记游:又见太平塔——年4月24日岐山行拍
影像记游:在水之湄——年4月21日虢镇渭河公园巡礼
诗像记游:雨中的别样风景——年4月9日虢镇北坡公园行吟(摄)
咏桃花二首
影像记游:写满大地的乡愁——年4月6日秦岭北麓行拍
影像记游:迷失的乡愁——年3月29日秦岭北麓行拍
影像记游:春的脚步——年3月9日秦岭行拍
炊烟
影像记游:从(东岭)石鼓文化廊桥到(南站)音乐喷泉——年2月13日(辛丑正月初二)宝鸡行拍
影像记游:牛年第一天的行走
影像秦岭——年2月7日行拍
我说乡愁
我说旅游
影像记游:黄土奇观——河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印象
访古南昌宫,问道“小蓬壶”
生命中的“早读”
致渭河
望海峡赋
陕北畅想(七章)
黄陵二题
古刹之吟(三章)
三遇骊山
试看天地翻覆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四)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三)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二)
叩访蒲州——从鹳雀楼、普救寺到蒲津渡(一)
长乐原:镌刻在窑洞里的传奇——宝鸡长乐原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巡礼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四)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三)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二)
蜀道古意——从剑门关到阆中古城(一)
梦幻青木川
太公湖读秋——年11月2日行拍
风景这边独好——丝绸之路第一届暨宝鸡市第十二届金秋菊展掠影
书画饕餮者的盛宴——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巡礼
山野秋意——年10月17日秦岭北麓行拍
静静的磻溪河
永远的目光
又思录
谦谦君子,儒雅高士——王景祥先生印象
咫尺天涯忆旧雨
生命中的西观山
我为父母暨祖母所撰碑文(修订稿)
微语与随想(五)
微语与随想(四)
微语与随想(三)
微语与随想(二)
微语与随想(一)
游屐摭略(六)
游屐摭略(五)
游屐摭略(四)
游屐摭略(三)
游屐摭略(二)
游屐摭略(一)
山中,那静静的古寺
远山的呼唤——年7月2日秦岭行拍
诗意陇南(二)
诗意陇南(一)
水的诉说——从郑国渠到咸阳古渡(二)
水的诉说——从郑国渠到咸阳古渡(一)
童年老屋
祖父的背影
村庄的地理及其它(二)
村庄的地理及其它(一)
大秦岭里的山水田园
醉在花海乐在田园
春天的游走——从翠华山到浐灞湿地公园(三)
春天的游走——从翠华山到浐灞湿地公园(二)
春天的游走——从翠华山到浐灞湿地公园(一)
去“焦六”
自行车:想说爱你不容易
寻根周原
踏春沣峪
春走陇东
从关尔下到太公湖
红河谷:何事春归意迟迟
难忘的范家营中学(修订版)
春到西山
寻春黄梅山
远去的母校——武功师范
又见“校花”
君向何处?
擎起一片蓝天
感冒
走向人海
猴子、狗及人的悲喜剧
邂逅村史(二)
邂逅村史(一)
小舅
走过
难忘野河山
我的广播歌曲情结
登高感悟
"出门"的祖母
父亲的驿站
校长贾志忠
影像商校
初游长安
“追星”的事
记忆商校
浪漫年代
我的投稿生涯
购书者说
我的川渝游缘
冬游草坪山戏为一律
金风习习闽浙行(六)——绍兴
金风习习闽浙行(五)——杭州
金风习习闽浙行(四)——武夷山
金风习习闽浙行(三)——南靖
金风习习闽浙行(二)——厦门
金风习习闽浙行(一)——福州
冻山,我对你说……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七)
——兰州掠影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六)
——茶卡盐湖、塔尔寺印象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五)
——大美青海湖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四)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三)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二)
从河西走廊到“世界屋脊”(一)
魂牵梦萦西观山
游迹摭略(四)——石头城
游迹摭略(三)——药王谷
游迹摭略(二)——青峰山
游迹摭略(一)——漾水崖
我的启蒙时代
京当中学:一个“60后”的记忆
难忘的范家营中学
再走三岔河
从飞渡峡到张良庙(三)
从飞渡峡到张良庙(二)
从飞渡峡到张良庙(一)
童年风景(五)
童年风景(四)
童年风景(三)
童年风景(二)
童年风景(一)
村庄里,那些消失的事物
高原印记:云崖寺·火石寨(二)
高原印记:云崖寺·火石寨(一)
那猪那人那事
远去的农事
梦中的菜园
儿时的家院
乡井·乡场
乡野记忆
实习纪事
书之癖
我的“农业大学”
英雄墓前的沉思
亦苦亦甘忆当年
穿越:从秦岭之巅到红色小镇
我的“自考”生涯
心中的渭河
从图书馆到政协
图书馆的日子
我与东阳学校
那年的“龙门”
三登太白:从下板寺到拔仙台
一个人与两座山(三)
一个人与两座山(二)
一个人与两座山(一)
麦客素描
夜风
写给孩子
夏日·农人
再游华山:我和众山有个约定(三)
再游华山:我和众山有个约定(二)
再游华山:我和众山有个约定(一)
《行走人间》自序
《我的路》序跋
《我本书生》序跋
《我的心灵家园》序跋
《独语人间》序跋
《隐者无言》序跋
《苍凉绝唱》序跋
《飘逝的女神》序跋(外一篇)
《最后的家园》序跋
《笑傲人寰》自序
《哲人的魅力》序跋
我的户外情缘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四)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三)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二)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一)
春风骀荡海滨游(十)
春风骀荡海滨游(九)
春风骀荡海滨游(八)
春风骀荡海滨游(七)
春风骀荡海滨游(六)
春风骀荡海滨游(五)
春风骀荡海滨游(四)
春风骀荡海滨游(三)
春风骀荡海滨游(二)
春风骀荡海滨游(一)
“清明”祭祖故乡行
架花山上花烂漫(二)
架花山上花烂漫(一)
再走雷神山
同峪河的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小区花香亦醉人
最是一年春好处渭河烟柳胜皇都
春在秦岭
莫道秦岭无春讯坡上花影已缤纷
我的思想笔记(八)
我的思想笔记(七)
我的思想笔记(六)
我的思想笔记(五)
我的思想笔记(四)
我的思想笔记(三)
磻溪河:春天的故事
我的思想笔记(二)
我的思想笔记(一)
哲人的魅力(外一篇)
心灵秘笈
西虢文化广场:雨中即景
戏说情人
文人和女人
手足论
旅思
仰视残疾
用笔歌唱
书生本色
又见草坪山
秋的况味
独对无聊
梵高的耳朵
贝多芬——人类不朽的丰碑
敬畏叛逆
歌哭之间
关于声音
制造事件
用思想行走的人
周国平:在哲学与文学之间言说
己亥春节:渐去渐远的背影
批评家的风骨
寻找与守望
盛名之下的韩愈
我看周作人
苍凉绝唱
闲情:天才的燃烧与释放
千年不败的桃花
飘逝的女神
我与拳击
逃向写作
我的初恋
死亡构想
对一个独行者的精神扫描
我为什么不再幽默
伤心词典
鳌山:从神游到亲近
冻山:迟到的行旅
荒诞广告一则
孔乙己忏悔录
鞋的咏叹
五叔和他的儿子们
聆听路遥
心中的陈景润
那一年,在夏天……
我为父母及祖母所撰碑文
班长的故事
人生最美是旅行(八)
人生最美是旅行(七)
人生最美是旅行(六)
人生最美是旅行(五)
人生最美是旅行(四)
人生最美是旅行(三)
人生最美是旅行(二)
人生最美是旅行(一)
行走:从天水到定西
云台山:冬天的童话
冬至出行:踏雪石塔山
动物三记
雪忆
外婆的豆芽
古典的父亲
我初中时代的两位恩师
流逝的夙愿
家书
听雨
窑洞意绪
家乡的小河
枯井祭
笔缘
校园与少年
第一次远行
失落的柿园
永远的水手
黎明求学路
读书漫忆
同桌的她
美丽的架子车
形而下的力量
记忆中的知青
迁校记
灯的梦
生命中的两次福音
山的回忆
冬夜无故事
《故园遗梦》自序
敌台·虚惊
“战备”岁月
涝池往事
古堡旧事
想念弟弟
远去的父亲
孤独的母亲
童年母校
多情的蝎子
祖母琐忆
秋谒五丈原
故乡人物
头上的风景
想象老子
童年拾趣
难忘“东方红”
当兽医的父亲
《笑傲人寰》跋
梭罗的木屋
门的遐想
与死神对话
散步的日子
作者自白
韩自兴,生肖牛,血型B,巨蟹座。落草于岐山之阳,谋生在渭水之滨。籍列作协,笔非生花;身陷尘网,心在林泉;日作傀儡,夜复真性。涂鸦数百篇,著书16部;获奖有名归,实至未敢言;顾盼无所求,不亢亦不卑。有所居有所爱有所养,无桂冠无光环无绯闻;多闲情多古典多竹帛,少机心少时尚少青蚨。人生信条:率性为文,散淡做人;宁羡红颜,毋近邪佞。
韩自兴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xialongmei.com/shgly/1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