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腕、手、足部关节或有腱鞘的肌腱附近。然而,有些腱鞘囊肿就是不走寻常路,请看下面这个病例。
典型病例
患者男,57岁,因右上臂包块半年入院,无其他不适。
超声检查发现肱二头肌内一无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其内见散在点状强回声及分隔带。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为肱二头肌内囊性包块,腱鞘囊肿可能性大。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
图1示肱二头肌内的无回声肿块
图2CDFI示无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视频1横切面显示病灶范围
视频2纵切面显示病灶范围
病例讨论
腱鞘囊肿一般是指发生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一种内含胶冻状黏液的良性病变。若关节囊、肌腱或神经鞘膜滑囊疝形成疝囊,并游入肌肉内则称为肌内腱鞘囊肿。
病因
有学者认为本病形成的原因为:
1.可能是由于关节营养不良、慢性关节炎、关节创伤、关节慢性劳损等,引起关节腔积液和关节退变,长期关节腔积液导致关节内压力增高,致使疝囊滑脱。
2.可能是因关节内压力增高,压迫邻近组织而造成其血供障碍,致使邻近组织萎缩、组织间腔隙增大,为疝囊的游入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和场所。
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表现呈边界清晰无回声肿块,可分为单房、多房性。合并感染时,内部可见细小低回声。
2.彩色多普勒检查大多数肿块内部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少数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本病典型者诊断并无难点,但仍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软组织血管瘤:CDFI显示内部丰富血流信号。
2.肌内淋巴管瘤:多见于儿童,以颈部和腋窝多见。病灶张力低,加压易变形。
3.肌内静脉曲张:CDFI显示充满血流信号,呈静脉频谱。
4.肿瘤坏死囊性变:病灶多呈实质性混合性回声,仅囊性变区域为无回声。CDFI显示多数病灶可见血流信号。
5.血肿:具有明确的外伤史,损伤区域肌肉结构紊乱、消失,甚至失去连续性,血肿多呈混合性回声,以无回声及低回声为主。CDFI显示病灶可见血流信号。
6.脓肿:具有感染中毒症状,病灶呈边界不清的混合回声,脓肿腔内见细小低回声漂浮,周边组织炎性水肿。CDFI显示病灶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本病例声像图特征符合一般的腱鞘囊肿规律,主要的不同之处是肿块位于肌腹内。本病例提示我们,腱鞘囊肿不等于腱鞘的囊肿,发生在肌肉内的囊肿肿块亦有可能是腱鞘囊肿。
推荐阅读:
超声时间「典型病例类」文章的写作流程和思路
高手进阶:腱鞘巨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xialongmei.com/shgxx/1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