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胸部摸到肿块,情况可能很危险前段时间和外科同学聊天,同学说:“最近收了个乳腺纤维腺瘤的14岁小姑娘。洗澡的时候偶然发现乳房有个肿块,孩子妈妈以为是乳腺增生,带过来看,查了彩超发现是乳腺纤维腺瘤”。估计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摸着乳房有肿块就以为是乳腺增生,实际可能是更严重的疾病!胸部摸到”肿块“可能是哪些疾病?
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腺瘤如何鉴别?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ANDI)导致的一种良性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的乳腺疾病(BBD)。乳腺增生多发于30-50岁女性。肿块双侧多发,亦可单发,可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大多伴有乳腺疼痛。肿块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生长缓慢。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至绝经前女性,绝经后女性较少新发纤维腺瘤。肿块多为单侧单发,亦有多发者,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质地一般较韧,约25%的纤维腺瘤无症状,主要为乳房无痛性肿块,多发纤维腺瘤病人多有家族史。纤维腺瘤病程较长,多数病变缓慢增大或无变化,少数可自然消退或快速增大。除了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腺瘤,胸部摸到肿块还可能是其他的疾病: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肿块多为单侧单发,多为无痛性肿物,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具有侵袭性。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生长迅速。乳腺叶状囊肉瘤: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常为单发病灶,病程较长,可短期内迅速增大,容易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确诊只能依据靠肿瘤切除后全面的组织学检查。乳腺导管扩张:是一种较少见的无菌性炎症样特殊类型乳腺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或/和乳头溢液,也有表现为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的病例经乳腺周边向乳头方向用力挤压乳腺时可挤出黏稠样液体犹如挤牙膏状。乳腺增生及纤维腺瘤会癌变吗?
很多姐妹在胸部摸到“肿块”后,都会不自觉想:是肿瘤吗?会变成肿瘤吗?大家不用太过担心。对乳腺增生症来说,不同病理学表现的乳腺增生症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不相同。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1%~5%,活检证实为非典型增生时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才会明显增加,很大比例的非典型增生病人终生都不会发展成为乳腺癌。但是非典型导管增生及外周型导管内乳透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病)被视为乳腺癌癌前病。而纤维腺瘤中的上皮成分癌变风险极低,癌变率为0.12%~0.30%,且癌变者多为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不算是真正的乳腺癌,病变仅表明未来几十年患者患侵袭性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但是有两类纤维腺瘤患者要注意,一是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纤维腺瘤患者,其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较普通女性略增高(1.48~1.70倍);伴有非典型增生或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或复杂纤维腺瘤病人,乳腺癌发病风险也高于普通纤维腺瘤病人。因此,建议此类高危纤维腺瘤病人术后仍须定期行乳腺检查。乳腺纤维腺瘤怎么处理?
纤维腺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大多专家认为和患者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妊娠、哺乳有可能使原有的纤维腺瘤增大,停止哺乳可使纤维腺瘤增长终止。绝经后妇女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时,也可以使原有的纤维腺瘤增大。对于年轻(35岁以下)病人,尤其是25岁以下病人,推荐每6个月随访1次,推荐的检查方法为触诊结合彩色超声。对于>35岁的病人,推荐加入乳腺X线摄影检查作为随访检查手段。若在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肿瘤生长迅速时,建议接受外科干预。平时如何自查乳腺疾病,
有哪些症状需要及早就诊?
看:观察乳房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乳房、乳头、乳晕及周围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图源:复医院触:按以下方向分别于站立及平卧时触摸,是否有肿块图源:复医院锁骨处和腋窝也不要放过哦~图源:复医院挤:大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图源:复医院乳房检查最佳时间通常是月经结束一周后,绝经期妇女可选择每月的固定日期。如有乳房肿块及乳头溢液或乳头凹陷、乳房皮肤糜烂、乳房疼痛则需及时就诊。专家提倡:参考文献:[1]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6(7):-.DOI:10./CJPS.ISSN-..07.13.[2]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6(7):-.DOI:10./CJPS.ISSN-..07.11.[3]李丽莉,谷明,闫继慈,等.乳腺纤维腺瘤的概述[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7(11):16-17.DOI:10./j.issn.-..11..[4]张成印,蒋俊昌,孙官俭,等.[J].肿瘤防治杂志,,7(4):-.DOI:10./j.issn.-..04..[5]谷明,闫继慈,史轲,等.乳腺癌概述[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7(11):18-20.DOI:10./j.issn.-..11..本文首发:医学界妇产科频道本文作者:医学小白责任编辑:一川版权申明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End-↓↓↓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疫情动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xialongmei.com/shgfz/1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