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之三山海关
因工作关系曾经有一年时间走了很多与长城有关的地方,权且写出来留作人生的一段记忆。
山海关是长城的著名关口之一,自古是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点之一。山海关又名榆关,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就有“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之语。好像恭王府花园的一处假山上也有“榆关”的横额,以示不忘旧乡之意。
山海关目前是著名旅游区,尤其是“天下第一关”盛名于外,自然游人如织。“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高悬在关城之上,字体雄劲,气度不凡。小时候在故事画报上看过一个有关于此的故事。明代萧显自幼家贫,多亏邻居老妪多方帮助,才得考中秀才,平步青云。萧显离家赴试的时候,手书“天下第关”四字交给老妪,说日后定有大用。时隔多年,山海关城楼落竣,苦无能人书写匾额。官员四处寻找,老妪携卷叩阍。官员大喜,只是少了一个“一”字。四乡寻人补书,不是气度不符,就是笔画难看,只好上报朝廷。彼时萧显已经官居高位,得知此信,将头发散开,束成长辫,与大纸上奋书“一”字,与前四字浑然一体。山海关从此得“天下第一关”之名。
“天下第一关”关城,图片来自网络。
此传说有些过于演绎,且不说萧显是不是未卜先知知道日后此地要见关城,时隔多年,萧显从一介寒儒越成高位,笔迹是否还能与当初一样也很难说。所谓“字如其人”,达官显宦是写不出黄庭坚、徐文长那样的字的。
山海关背山襟海,扼关内外通衢之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许多历史故事的发生地。孟姜女哭长城,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都在其附近。京剧里袁崇焕苦战辽东,吴三桂领清兵入关的剧目都叫《山海关》,也算以名胜指代了。不管是历史事实,还是民间传说,在当地都有言之凿凿的遗迹。有访古寻幽之爱好的旅行者可以逐一访之。
山海关的西侧就是巍峨群山,长城自山海关起攀缓而上,陡升至群峰之巅,彼处被称为角山长城,朝阳初升之时颇为壮观。在以前很多年山海关一直作为明长城东端的起点闻名天下。后来丹东一带的虎山长城被发现以后,明长城才向东又延伸了千余里。
山海关与长城,图片来自网络。
提到山海关不能不说说老龙头。老龙头在山海关的东南方向,目前与山海关关城属于两个景区。我十五岁的时候第一次到此,当时老龙头重修不久,仅仅是城墙和入海石台刚刚修复,关城内部也只有八卦阵初具规模,其他的兵廨官署还处在维修状态。在年幼的我看来,除了八卦阵饶有兴致以外,其他的地方不能不说略有失望。
如今的八卦阵。
年,我第二次到此旅游。起因是外祖父年近耄耋,偶然提起平生未曾见大海,欲往一观。于是我便同父母一起,带着老人家驱车至此。十五年之后再看老龙头颇觉气势非凡,不仅古迹整修一新,文人题刻鳞次栉比。入海石城上有“天开海岳”石碑。笔力古拙,气势奔放。听导游(别人的导游)介绍是唐初薛仁贵征东时留下的,八国联军时被毁,后来是张学良入关时重新立好的。不管是不是薛仁贵的大作,仅凭这四字就足以气吞山海,壁立千年。
“天开海岳”碑,图片来自网络
外祖父虽然一世农民,却是饱学旧塾。他老人家在入海石城上逡巡良久,一语未发。不过从眼光神色中可以看出心情十分不平静。
虽然称不上文人,但是也有点酸文假醋的癖好,因此重上老龙头的时候我作了一首诗:
“晨雾空濛拥伟塞,十年重别老龙头。
凭风临海危台渺,登阁伤时古木秋。
未遇汉皇名士老,空怀魏武客魂愁。
莫言戎马封侯事,羞向惊涛问去留。”
如今看来,颇有些无病呻吟。
年,我因工作自赤峰巴林右旗驱车到此,一日之间自草原而平原,风物人情迥异。由于要拍摄老龙头的日出和日落。因此也领略了许多旅行者未能领略的情景。入海石城在熹微之晨光中神似一条巨龙卧在海畔,待一轮红日从海雾里喷薄而出的时候,通体被染上了金黄色,在西方靛色的天空里十分耀眼。
老龙头,图片来自网络。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白天熙熙攘攘的关城逐渐归于沉寂,站在澄海楼上向下望去,虽然入海石城不算太远,仿佛它我之间已经开始弥漫淡淡的海雾。矗立在澄海楼左侧的“一勺之多”石碑还淡淡的有一丝金色。直到太阳进了群山之后,整座关城笼罩于风声海浪中更显得沉寂了。
清晨海滩上的条石,比起关城更显沧桑。
说到“一勺之多”,这个词语太过于晦涩。我跟很多人一样都不太懂。后来查了查,这个词出自四书《中庸·右廿五章》,该章在论说天地山川时说:“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有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意思,哲学这个层面的东西我一直没有心情研究,主要是太费脑子,领会精神就行了。
一勺之多。
三上老龙头给我的感觉颇为复杂,关城修葺一新,远处一箭之地又有了海神庙。凭海临风,香烟缭绕,别有一番风味。我兴致勃勃的去拜庙,却遇到了一群不知真假的道士,到处沾衣捋袖,非要给游人算卦,真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因此匆匆而去,败兴而回。
澄海楼的墙壁上文人题咏似乎比以前更多了,逐一读来,恕我水平粗浅,感觉佳句不多,似乎大多都是应制诗词。唯有一首有朱国祥“观海亭”诗,联中有“平时游览多忘返,今日相逢怕遇秋”句,颇值回味。
修长城的募捐碑,有很多熟人的名字。
归途中回想起自赤峰到此,一路风情。数度重游此地,亦有些感慨,我又开始酸文假醋了。诌了一首诗,大家不要骂我:
“长塬一日逾千程,恍见烽烟伴塞声。
秦岛鸥翔繁乐府,榆关马吼任歌行。
天开雄峻襟沧海,地锁幽燕盛甲兵。
重旆危楼休忆远,怕经风雨莫登城。”
————————————————————
往期精选:
怡薰同沐录之一李阳鸣
怡薰同沐录之二王玺龙
怡薰同沐录之三栾天亮
怡薰同沐录之四李少华
怡薰同沐录之五魏以刚
怡薰同沐录之六陈书桐
怡薰同沐录之七尤海波
谢谢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xialongmei.com/shgfz/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