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前处理环节几乎看不见工人在车间操作,全凭‘中央大脑’运作。”12月2日,位于遵义市医药健康产业园内的皇氏集团遵义乳业公司里,品控研发总监李运涛正在中控室里观察电脑上的实时数据,另一头则连接着中控室旁边的前处理车间以及灌装车间等,尤其是在前处理车间中,纵横交错的管道在“中央大脑”的操控下,闭环完成各项配比程序。
李运涛将中控室形象地比作“中央大脑”,是因为中控室掌握着皇氏集团遵义乳业公司智能化生产的全部操作。一道控制系统就可以监控时间、温度、压力、速度等生产工艺参数,系统里面不仅有各种警示功能,还有相关的防错互锁机制,能保证生产出的乳制品百分百安全。
“为遵义乳制品添加了‘科技料’,也是为了实现新鲜生牛乳从进入车间起,到最后完成包装,都全程密封零接触,从而打造高水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说起公司的智能化生产,李运涛如数家珍。
如此高大上的智能生产模式,是遵义乳制品行业的一次转型升级的成果。
年,遵义市乳制品有限公司与上市企业皇氏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皇氏集团遵义乳业公司,皇氏集团遵义乳业公司项目总投资5.4亿元,规划建设占地余亩年产7万吨乳制品的加工基地,是一方集绿色、生态、环保、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乳制品加工基地,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在筹备建设新厂房的同时,该企业就在积极对接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寻求一条完备的自动化生产程序,力争让企业投产后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上得到“双提升”。
“产品质量的把控,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上下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贵州工业倍增行动工作计划相关要求,继续创新研发、扩大产能,为贵州和周边地区提供营养健康放心的好牛奶。”李运涛说,有了“中央大脑”的精准把控,再有原材料进厂、调配转序、待装转序、半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等5大检验工序的加持,公司12条生产线如今正全力输出。今年7月,皇氏集团遵义乳业公司正式投产,产品主要是以水牛奶和黑白花牛奶为主要原料的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以及发酵乳等各类液态乳制品和乳饮料等50个单品。仅仅4个月的时间,该企业就实现了1亿元的销售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霞
编辑骆航念何涛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xialongmei.com/shgtq/14210.html